研二支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贺信精神新闻稿
4月23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词中讲到: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、启智增慧、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,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,树立崇高理想,涵养浩然之气。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,讲究格物致知、诚意正心,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,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。希望广大党员、干部带头读书学习,修身养志,增长才干;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,快乐阅读,健康成长;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,形成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的浓厚氛围。短短几句话,无不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阅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我们深深的期望。
研二支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贺信精神,热烈交流讨论情况如下:
张鑫:
书是获取知识的渠道,提高人素质的有效途径,也是涵养静气的摇篮.正如莎士比亚所说:“生活里没有书籍,就好像没有阳光;智慧里没有书籍,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。” 书籍和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心中理想世界的坚持,更是对我们思想和心灵的升华与净化,进而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。馀秋雨先生曾说:“只有书籍,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,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,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。区区五尺之躯,短短几十年光阴,居然能驰骋古今,经天纬地,这种奇迹的产生,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。”
阅读是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,它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。我们所认识的世界、人生、社会,很多都源于阅读。阅读使文字具有了永恒的价值,它比图像更空灵,比记忆更清晰,比冥想更深邃。它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,让你凌驾于伟人的思考之上。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,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。通过阅读你可以视通四海,思接千古,与智者交谈,与伟人对话。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,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。一个人的阅读史,即是他的心灵发育史。阅读使人超越动物性,不致沦为活动木偶,行尸走肉。停止阅读就意味着切断了与世界的沟通,与心灵的沟通,人生也就是进入了死循环,可以说,是阅读拯救了我们。我们无力改变人生的起点,但却可以通过阅读改变人生的终点。
侯世豪:
我们党成立一百多年来高度重视学习,坚持不懈建设学习型政党,依靠学习创造辉煌历史,依靠学习开创美好未来。习近平总书记是读书的典范,他说“我最大的爱好是读书”“读书即是立德”,要修炼道德操守,提升从政道德境界,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、读书修德,并知行合一、付诸实践。党员、干部应当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,增强读书学习的主动性、自觉性,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、静心思考,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、一种爱好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,在读书学习中提高思想水平、解决实际问题、实现自我超越。同时,既要读“有字之书”,向书本学、向前人学,又要读“无字之书”,向群众学、向实践学。
青少年要养成阅读习惯,在快乐阅读中健康成长。古语有云,读书不独变气质,且能养精神。要以“手不释卷”的好学、“韦编三绝”的勤奋、“但求甚解”的钻研,掌握知识、开阔视野、提升素养,改造思想、净化灵魂、陶冶情操。特别是通过读书学习坚定理想信念、提升精神境界,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,必须善学善思、真学真信。毛泽东同志曾谈到,“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”“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,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”。广大青少年要勤学苦读,从而博学审问、慎思明辨、笃信笃行,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、积极传播者、模范践行者,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只有勤于学习、善于学习、不断学习,一个人才能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,一个政党才能始终挺立在时代的潮头,一个民族才能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全社会都要参与到阅读中来,让浓浓书香飘荡在神州大地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力量。


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我们应当积极培养爱读书的良好习惯,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,同时倡导身边的人多读书,爱读书,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,共同建设美好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