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尼斯人
,从13级本科生开始实行了“2.5+1.5”的本科生培养方案。其中2.5表示在2.5学年中完成本科生的基础课程学习,然后进行为期1.5学年的实训、实习、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。目的是把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,确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,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动手实践中。
1 制定本科生创新实践方案
从2015年开始,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定期举行培养方案、培养大纲、实训模块等教学会议,制定了详细的本科生创新实训方案。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在0.5学年的实训环节中,通过覆盖信息感知、数据采集、传输、信息互联等技术训练,以使得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,让学生能够把基础知识融会贯通,具备从事现场总线及物联网设计应用的能力。为此设定了“基于物联网的室内信息采集系统”、“总线型温室大棚监控系统”和“分拣机器人”三个题目,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分组,任选其中一个题目进行实践练习。威尼斯人
为每个题目与每个学生准备硬件条件,并对学生进行分阶段考核与专门辅导。
2 实践准备
为了做好学生实践训练的软硬件准备工作,威尼斯人
多方筹措资金,购置了主控器200套、各种传感器约500套、另外还采购了摄像头模块、有线、无线数据收发模块及相应的耗材等。
3 实践进展
为了保证实践训练的效果,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安排具有各个方面特长的13位老师作为实践训练指导教师,由教学副院长刘文怡教授亲自带队,其中教授2人,副教授6人,博士4人,讲师1人。实践过程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。
3.1 关键技术讲解
将实践训练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,安排每位指导教师分专题进行动手前的强化讲解。
关键技术讲解包括实训内容介绍、系统方案设计方法、电子技术实践基础、总线数据传输、无线数据传输、图像数据获取与处理等方面,每位教师一个专题,对其中一个问题或者技术进行了输入细致的讲解。
为了保证讲解的效果,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2015年寒假安排指导教师分模块进行动手实践。通过教师提前演练,每个教师将自己负责模块的使用步骤、例程代码进行总结,为专题讲解与指导工作做准备。

3.2 设计方案制定
学生根据所选题目制定实践方案,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情况。如“基于物联网的室内信息采集系统”实训方案,要求学生充分考虑实际住宅的结构、信息采集传感器的布置位置、安装供电等实际情况;“总线型温室大棚监控系统”实训方案,要求学生考虑温室大棚的实际条件,并考虑现代化温室大棚应该具备的功能等;“分拣机器人”实训方案,要求学生自主确定小球分拣结构,设计与电子控制系统相互配合的机械结构;三个题目均提出了拓展得分项。大部分学生在方案设计中都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,对实训表现出了强烈的热情和信心。下图为组织方案评审现场,同学们、老师和同学进行了亲切热烈的交流,通过提问、解答、讨论,使得方案更加可行和完善。

3.3 动手实践
完成方案评审阶段后,学生进入了动手实践环节。从周一到周五,学生分两组进行签到实训,上午、下午均有指导教师现场指导。经过2周的动手实践,部分学生已经脱颖而出,表现出了很强的动手能力,实训任务大部分工作已经完成;大部分同学按照预定计划进行中。
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,在五一放假、周末、晚上都在努力学习和调试。按照目前的进度和同学们的表现,实训任务预期可以顺利完成。

